打洛口岸作为云南省重要的边境旅游贸易口岸

95 次浏览

打洛口岸作为云南省重要的边境旅游贸易口岸,区位优势突出,在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往来中占据关键地位。以下是对打洛口岸进出口情况的详细阐述:

贸易规模显著增长:在 2023 年,打洛口岸围绕年度目标积极作为,大力参与 “智慧海关” 建设与 “智关强国” 行动,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通关服务水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当年,其进出口贸易量达到 80.63 万吨,与之前相比,同比增长 37.3%;贸易值达 22.41 亿元,同比增长 35.2%,实现了贸易量与贸易值的双增长。步入 2024 年,发展势头更为强劲,第一季度全县进出口贸易总额飙升至 243584 万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 663.6%;进出口货运量累计达 496436 吨,同比增长 127%。其中,仅 2024 年 12 月至 2025 年 3 月(2024 至 2025 年榨季期间),打洛口岸进口甘蔗量就突破 14.4 万吨、货值 6768.8 万元,同比分别增长 1.2 倍和 1.9 倍,创历史新高。

进出口商品结构多元:进口货物方面,农副产品占据主导地位,其中香蕉、茶叶、甘蔗等较为突出。以甘蔗为例,像西双版纳英茂糖业有限公司每年都会经此口岸将境外种植砍收的近 10 万吨甘蔗运回国内用于压榨生产。此外,随着中泰水果贸易合作的推进,从 2025 年 9 月 1 日起,打洛口岸新增为泰国水果进出口口岸,此前该口岸进口水果主要来自缅甸,种类包含香蕉、芒果、西瓜、甜瓜、山竹、红毛丹等,2024 年进口水果量达 19 余万吨 ,未来水果进口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出口商品则以建材、日用百货等为主,满足了周边国家基础建设和日常生活的需求。

通关效率不断提升:硬件设施层面,打洛口岸持续加大建设力度,查验区域达 4776 平方米,货检办公室、仓库、熏蒸库、辅助用房等一应俱全,货场内配备了出入智能卡口系统、大型货物检查设备、辐射探测门、冷冻库以及专门用于储存、堆放、装卸海关监管货物的场地和设施,为高效通关奠定了坚实基础。软件服务方面,海关积极作为,建立 “问题清零” 台账,落实 “一次性告知制” 和 “首问负责制”,梳理制作西瓜、鲜辣椒等新增产品进口监管要求电子手册。同时,借助关长送政策上门活动、通关业务线上协调群,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在智慧化建设进程中,打洛海关升级使用智慧物流平台,完成 “智能卡口” 硬件软件改造,企业可通过网上平台 “提前申报”,使得通关车辆最快仅需 3 分钟即可进出场。2024 年第一季度,口岸货运进出口车辆达 42015 辆次,同比激增 175%,口岸车辆日均吞吐量提升 5 倍。

边民互市特色鲜明:边民互市在打洛口岸进出口贸易中独具特色。目前,系统注册边民达 3000 余人,当地推行 “党组织 + 合作社 + 边民” 运作模式,共成立边民合作社 16 家,边民互市交易由合作社依据出口、进口流程统一申报,极大地便利了边民互市。边民互市通道存在独特的 “三轮车经济”,因三轮车运载货物在一定条件下无需进行边民互市申报,边民借此在凌晨将自家种植的蔬菜、瓜果等运往缅甸市场交易,返程时再将香蕉、茶叶等从缅甸运回境内,实现 “货不走空”,有效增加了家庭经济收入。2024 年 4 月 29 日,打洛口岸边民互市一二级交易市场完成首笔线上跨境交易,借助 “边户通” APP,如今已完全实现数字化线上交易操作,进一步提升了边民互市的便捷性 。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