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广西对东盟进出口呈两位数增长

58 次浏览

2025年7月29日,南宁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广西外贸进出口总值达3871.5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1个百分点。其中对东盟国家进出口规模突破2060.8亿元,同比增长11.9%,占同期广西外贸总额的53.2%,越南继续稳居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双边贸易额达1498.8亿元。

跨境电商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新引擎。上半年广西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出口257.6亿元,同比激增145.9%,其中出口业务占比超过98%,主要商品为日用消费品和电子产品,通过南宁综保区发往泰国、越南的跨境包裹日均超12万件。崇左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创新推出的”跨境电商+国际联运”模式,使货物运输时效提升40%,带动当地特色农产品出口额增长67%。

“我们通过直播电商渠道,将柳州螺蛳粉卖到了曼谷的社区便利店。”广西某食品进出口公司负责人介绍,其研发的泰式风味螺蛳粉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月均出口超20万包,带动上半年对东盟食品出口额增长52%。同期凭祥口岸的水果进出口量达156万吨,其中泰国榴莲、越南火龙果等热带水果进口增长33%,而广西柑橘类水果出口量同比上升28%。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持续释放红利。1-6月经北部湾港至东盟国家的海铁联运班列开行量同比增长19%,累计发送集装箱42.3万标箱,其中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光伏组件等高新技术产品占比提升至37%。钦州港海关推出的”抵港直装”模式,使出口货物通关时间压缩至2小时内,助力广西企业抢占RCEP市场先机。

边民互市贸易呈现复苏态势。东兴、龙邦等边境口岸实施”智慧通关”改革后,上半年互市贸易进出口值达87.5亿元,其中越南农产品进口增长显著,咖啡豆、腰果等商品进口量同比分别增长41%和29%。崇左市创新开展的”边民合作社+跨境电商”试点,带动8000余边民人均增收超3500元。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挥重要作用。南宁综保区上半年进出口值同比增长62%,其中加工贸易企业生产的智能手表、蓝牙耳机等产品90%出口至东盟市场。钦州保税港区进口的马来西亚棕榈油、印尼镍矿等大宗商品同比增长28%,通过保税仓储分拨模式降低企业物流成本15%。

当前广西正推进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建设,已有23个重点项目落地,涉及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预计全年带动进出口增长超200亿元。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关税减让政策深入实施,海关预测下半年广西对东盟进出口将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态势。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