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我国将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零关税

51 次浏览

7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披露,中国自2024年12月实施的最不发达国家零关税政策已取得显著成效。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受惠国对华出口同比增长达两位数,为落实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承诺,我国即将把零关税待遇扩展至全部53个非洲建交国,通过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深化南南合作。

在介绍2025年上半年进出口情况时,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指出,当前进口数据波动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等短期因素影响。作为全球主要大宗商品进口国,原油、铁矿砂等商品均价同比跌幅超10%,直接拉低上半年进口增速2.7个百分点。但二季度呈现的实质性回暖更值得关注:设备零部件进口随PMI回升显著加速,其中高端机床和电子元件进口增速较一季度分别提升13.9和7.7个百分点;消费品领域则在以旧换新政策刺激下,食品烟酒类与文化娱乐类进口分别增长8.8%和10.8%,印证内需持续释放潜力。

这项被纳入”十大伙伴行动”的关税政策,将覆盖农产品、矿产品等非洲优势出口领域。非盟委员会贸易代表评价称,该举措打破”高关税壁垒阻碍非洲工业化”的困境,使腰果、可可等初级产品能更顺畅进入中国加工产业链。中非联合研究院数据显示,零关税政策可使非洲对华农产品出口成本降低18%-25%,预计至2026年将带动中非贸易额新增300亿美元。

王毅外长在6月中非协调人会议上强调,此举彰显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的决心。分析人士注意到,该政策与个别国家提高对非关税形成鲜明对比,中国正通过实际行动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商务部研究院报告指出,零关税叠加”中非人文交流年”等配套措施,将形成”市场准入+产能合作+技术转移”的组合拳,助力非洲国家突破”原材料出口依赖”的发展瓶颈。

随着国内消费升级与产业转型需求增长,零关税政策创造的共赢效应将持续显现。海关总署表示,下一步将优化原产地证书”智慧审核”系统,建立非洲商品通关绿色通道,同时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合作,确保政策红利切实转化为发展动能。

滚动至顶部